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应共同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对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品格。青少年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时,其内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培养青少年学生高尚的人格,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显得尤为重要。
礼仪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良好礼仪习惯的人,首先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礼仪能使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友善,使校园的文明氛围更加浓厚。
班干部中设立“礼仪委员”,指导、督促同学们的行为规范,必将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社会风气的优化,起到积极地作用。
礼仪很重要吗?为什么?
礼仪的确很重要。因为从一个人礼节礼仪上,可以展示一个人的学识素质、品质修养,能通过一些细节透露一个人对工作、对生活、对个人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所以对于初入社会的一些人来说,掌握一些礼节礼仪的基本知识很需要也很必要。
礼尚往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为什么就这么重要?
这是中国受儒家思想的统治几千年的结果,我觉得有利也有弊。利在于体现了我们的礼貌待人,毕竟《礼多人不怪》嘛~~弊在于有时候我们墨守成规,只注重礼尚往来,而不注重其中的心意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