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牧子晓理
文明礼仪常识100条
【编者按】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普遍遵循的文明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是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的总称。从握手到称谓,从出行到购物,从着装到用餐,从使用电话到网络交流,都能反映公民的文明素养,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
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需要我们“知礼”、“明礼”、“习礼”,进而“达礼”。今年是我市市民素质大提升活动年,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懂得礼仪,创建文明城市、提高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更需要每位市民自觉学习社会生活礼仪知识,提高社会生活礼仪水准。市文明办和本报、星辰在线联合推出“庆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礼仪知识100问,以飨读者。
1.什么是社会生活礼仪?
社会生活礼仪是人们在公共生活和相互交往中约定俗成、普遍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涉及个人和人际交往中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具体规则和惯用形式。
2.践行社会生活礼仪应该体现什么要求?
要相互尊重、真诚相待;宽容大度、严于律己;把握分寸、尊重差异;身体力行、注重养成。
3.个人仪容有哪些基本要求?
发型要得体,面部要清爽,表情要自然,手部要清洁。
4.体态有哪些基本要求?
(1)站姿:两眼平视前方,两肩自然放平,两臂自然下垂,挺胸收腹提臀。(7.13.22.就座离座。陪同者与陪同对象身份相似,双方可以同时就座或同时离座,以示关系平等。陪同对象的身份高于陪同者,请前者首先就座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