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是良好意志品质的重点特征。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而且要严格要求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每教一班,都要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制定课堂常规。比如,上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书本笔盒整齐地摆放在桌子的右上角,上课铃一响,同学们要安静地等待老师来上课等。制度制定后,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只有少数自制力弱的学生,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违犯纪律,因此,对他们的违纪行为就要及时提醒、示意,及时纠正。由于长期坚持严格要求,学生的自制力逐渐增强,逐步养成了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好习惯。实践证明,严格管理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制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怎样培养过硬心理素质
嘿嘿……那是你的意志力不够,跟心理素质有什么关系啊?心理素质是一种承受能力,你的意志不坚定是你的决心不够,这也跟性格有点关系,如果你的性格很倔强的话,你的意志力或许可以达到你想要的哪个目标。听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吧。把自己的后路都断了,你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或许有点笨,但是或许会出成效的,不妨一试啊。祝你成功吧!
培养专注力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培养专注力对孩子有很大的作用,1.能提高学习能力,比如自己动手做个纸箱剪个洞,让孩子把乒乓球从洞中穿过。可以提升专注力。2.能激发好奇心,会更多的去思考摸索。3.能锻炼毅力,玩玩具的时候更有耐心的去完成,不知不觉的克服了懒散的习惯,形成了稳定的心理。4.能提高自信心,专注力集中的孩子能把事情做的更成功,可以更多的得到父母的夸奖跟认可。
专注力是孩子学习和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对孩子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个人能高度集中于某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正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从小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让孩子一开始就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知识拓展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方法 方法一: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 许多实例证明,强烈、新奇、富于运动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会唱歌的生日蛋糕,会跳的小青蛙,会自己走路的小娃娃等,这些玩具一下子就能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观察、摆弄。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类似的玩具,以此来训练他集中注意力。特别是0~3岁的孩子,采取这种方法是最理想、最有效的。 方法二:结合孩子的兴趣培养专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谁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会很投入、很专心,孩子也是如此。在生活中你常常会看到一些孩子按家长的要求做某些事的时候,总是应付式或心不在焉,而在做他感兴趣的事情时,却能全神贯注、专心一致。对幼儿来说,他的专注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其兴趣和情绪的控制。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把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与培养专注力结合起来。 方法三: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幼儿在游戏和单纯完成任务两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下,将各种颜色的纸分装在与之同色的盒子里,观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实验结果发现,在游戏中4岁幼儿可以持续进行22分钟,而且分放纸条的数量比单纯完成任务时多50%。在单纯完成任务的形式下,同龄的幼儿只能坚持17分钟。实验结果表明,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其专注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较强。 类似的游戏活动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在学习字母的时候,家长可以故意藏起一些字母,让孩子去找丢失的字母,在游乐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专注力,同时也可使孩子心情愉快。 方法四:让孩子明确目的,自觉提高专注力 孩子对活动的目的意义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就越强烈,在活动过程中,专注力就越集中,专注力维持的时间也就越长。例如:一个平时写字总是拖拖拉拉、漫不经心的孩子,如果你许诺他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任务之后就送一件他一直想得到的礼物,他一定会放下心来,集中注意力认真地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