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不关心孩子的健康,但如何在家庭中加强对孩子的体育教育,却让不少人有些茫然,相当一部分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习最重要,而忽视了孩子体育能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呢?
1.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如果父母是个懒人,孩子也不会去运动。
2.父母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年龄大小,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运动量。
3.父母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素质,让孩子自己作主,选择自己爱好的项目。
4.鼓励孩子结交运动高手,与高手过招,会迅速提高孩子的技术,让孩子有主动性和积极性。5. 帮助孩子克服相关的心理障碍,一些孩子并非天生不爱运动,只是因肥胖、手脚笨拙、反应迟钝或身材过于矮小等原因而导致强烈的自卑心理。
6.父母要为孩子的体育锻炼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体育运动不应该沦为家庭教育的『盲点』,运动对于孩子和家长都有好处。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且拥有一种特长的同时,让孩子克服困难,抵御诱惑,战胜不良情绪,提高自己的做事的毅力等等一些做人的优良品质。
父母们可以关注我,每天给你分享教育知识,培养优秀孩子。
【锐博康复科普】儿童运动水平如何提高,你让孩子运动的方式正确吗?
肯定有不少家长发现,相对于其他同龄孩子来说,自家孩子存在运动能力不佳等情况。这时候很多家长认为,那就让孩子多跑跑步、多打打球,提升一下力量、运动速度就可以了。
若是一名成年人确实可以选择这样的方式去提升运动能力,但对于孩子而言,单纯的力量、速度并不是他们需要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孩子运动表现不佳的原因及改善方式。
一、孩子运动表现不佳的原因
其实孩子运动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神经肌肉协调控制,简单来说就是增加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而不是肌肉体积的增大或肌纤维数量的增加。
要知道,神经系统发育在儿童生长发育中是发育最早最快的,十一岁儿童的神经系统就已经发育的和成人的差不多,但儿童骨骼肌肉系统发育相对较慢,所以儿童与骨骼肌肉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并没有成人那么好。
其次,骨骼肌肉系统对大脑得到的一些感觉信息产生更多的动作响应,才能刺激神经肌肉通路之间产生信息传递,提升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但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学习压力过大、缺乏运动机会,这就会使得孩子的神经肌肉控制系统无法得到刺激,从而出现协调能力差、运动表现不佳。
一、动作不协调会产生什么样的损伤?
为什么会提到不协调会导致损伤这个问题呢?
这是因为有些家长想通过运动提升孩子得运动能力,但没有运用正确的运动方式,反而会得不偿失。
我们这里不乏出现运动损伤的小朋友,甚至有小朋友会问我们康复师:为什么我会受伤,我的队友比我运动得还要多都没有受伤呢?
其实这和成人一样,孩子没有接受足够的神经肌肉控制训练,没有良好的动作协调能力,就没有良好的动作模式,在错误的运动模式下进行过多的运动无疑会使孩子的骨骼关节承受过多的负荷,甚至出现我们耳熟能详的肌肉拉伤、膝关节韧带松驰、髌骨软骨损伤等情况。
三、如何提高孩子的运动能力
我们可以让孩子从基础的运动动作如爬、跑、跳等练起,形成正确的基础动作模式。
用正确的运动方式、正确的下蹲、跑跳的运动模式,不断刺激神经肌肉之间的信息传递,来提升孩子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才能够保证孩子的骨骼肌肉系统不会受到损伤。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有哪些动作吧!
绳梯训练
“bosu”抛接球
熊爬
当然,如果想让小朋友有更好的运动表现,专项化训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哦,但一定是要让小朋友先掌握扎实的基础运动技能~你还有哪些关于损伤疼痛的问题,可以直接后台私信或下方留言,都会有康复师为你解答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