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涉及三个方面:
一、成人应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是什么?这样才能心中有数。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通常被人们称为叛逆期。这个时候的特点,前期我已经说过。既然知道这些特点,那我们就心中有数。
二、成人应该了解孩子为什么发火?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除了青春期的特点,孩子容易发火。每一次发火都有他的原因。要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对症下药。
三、成人应该学会一些教育的方法,这样才能游刃有余。
成人一般都用自己的价值观,用自己的局限固有教育模式来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利用自己的权威性来教育孩子,这一点上有失偏颇。承认应该加强自我学习,学会一些教育的方法:如激励教育、认知教育、行为引导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
分享一个陶行知教育孩子的故事:
一个男学生出手跟同班同学打架,不巧被校长看到,校长大喊让他住手,并叫他过来办公室。男学生来到办公室,以为会被批评。没想到校长奖励他一颗糖果,说:“这颗糖果是奖励你没有迟到,早点来这等我。”接着,校长又给他一颗糖果,说道:“我让你住手你听话了,说明你尊重我。”校长再掏出一颗糖果:“我调查了事情,你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你才出手,说明你为人正义善良,敢同坏人战斗的勇气。”校长话一刚落,男学生哭起来,表示让校长打回他,他打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然后,校长说,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奖给他最后一颗糖果。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呢?
1、假装没听见
2、实事求是地交流,不要倚老卖老或者欺负小孩
3、尝试去理解他的需求
4、能放手尽可能放手
5、千万不要再把他们当小孩,而是当一个陌生的成年人去结交
儿子13岁叛逆情绪特别严重,什么都要自己做主,家长如何应对?
谢邀。孩子这个年龄段正好处于青春叛逆期,他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什么都想自己做主。
这种情况下不要和孩子硬碰硬,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发展的小事,可以让他做主。比如,吃什么,穿什么,只要家庭条件许可,不是太过分,就可以依着他。
这阶段对于男孩子来说,朋友的话,比父母的话更容易接受。所以,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交友,要交好朋友,对孩子成长有益的朋友,通过好朋友影响他。同理,若孩子不慎交了坏朋友,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摆脱这样的朋友。
让孩子有一个好的体育爱好,尽可能和他一起玩。养成看书的好习惯,分散孩子和家长对着干的注意力,把注意力用到读书,学习,锻炼上。别让孩子玩游戏成瘾 ,在所学的课程中,以最喜欢的为突破口,让他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长的乐趣。
父母要从心里尊重孩子,把他当成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尽量不用命令式语句。比如说不用“你必须”、“你应该”,换成“你想这么做吗?”、“你认为”、“你觉得”。
同样的意思,选择孩子能够接受的语气说话,别生硬。
总之,对青春期叛逆情绪比较重的孩子,尽量采取怀柔政策。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想想自己曾经的青春叛逆期是怎么度过的,但也不要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要与时俱进,关心孩子,理解孩子,换位思考。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关键词:儿子、13岁、叛逆、自己做主1. 儿子。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身体快速发生变化,尤其是男孩,会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力量由体内散发出来,外显方式包括说话嗓门儿高,冲动、情绪波动大;
2. 13岁。在年龄上,是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身体变化,体内荷尔蒙分泌处于较高水平,行动力超强;
3. 叛逆。这只是父母给孩子贴上的标签、扣上的帽子;
4. 自己做主。其实是孩子在告诉父母,“我已经长大了,我愿意尝试所有的新鲜事情,我有能力挑战。”
家长的做法:
1. 想想我们的过去,在青春期是否也有类似经历?只是时间久了,有些事情需要回忆;
2. 站在孩子的位置,像孩子一样思考;
3. 多和孩子沟通(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提前识别孩子的想法等;
4. 当孩子提出一些想法时,我们要给予支持,同时听听他的行动计划,给予肯定的同时,适度的补充建议和约定。
5. 可以增加运动,释放内心情绪;
无论结果怎样,尝试都是经历,经历的多了,人生的经验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