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要按照他们要求的那样子不出门就好了吗?干嘛要恐惧呢?因为我们这里挺好的没有案例不存在恐惧了吗?不是自己吓唬自己吗?没必要的事情吗?所以我会在家找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啦!
1.做好防护准备。出门戴口罩(医用口罩,N695),回家要洗手,门把消消毒,开窗透透气
2.心理暗示(重要)。对自己说:“没什么紧张的,全国人民与我同在,我还怕什么!”是啊,我们连“非典”都战胜了,还怕这个?(注:非典病毒比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毒性强)
放松心情,与其怕这怕那,不如与家人好好聊聊天,玩玩游戏!
3.坚持锻炼。在家里巧妙利用身边物品来健身,增强抵抗力(俯卧撑,仰卧起坐,高抬腿,体操运动等等)
共抗疫情,同舟共济,别怕,我们与你同在!
疫情期间,你是怎么调整心理状态的?你的心路历程是怎么样的?
提起疫情,性情很沉重,首先得向那些还奋战在抗疫一线白衣天使们致以崇高的敬礼,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也不会现在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这是发自内心的,从开始封村封路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天了,我们这不像重疫区,管的还不算太严,每天还能出去一趟,买个日用品啥的,就这样时间长了也不是个滋味,刚开始的时候,看网络电视学追剧,总觉得时间不长就过去了,本来也是放假时间,随着时间一天天往后推,看电视剧已经不能压制心里的烦躁,我就开始学着上头条,写点小东西啥的,头条的四个优质回答也过了,感觉也挺好的,还能有收益,一个月过去了,就不行了,为什么呢,口袋里的银不多了,没钱花可是牵涉到生存问题,必须得重视了,这不天天在看微信群里的招工信息呢,这种情况是全国性的,也没啥好办法,比起前线的同志们,我们够幸福的了,再坚持坚持咬咬牙就过去了,
疫情期间心理状态的调整及心路历程:
2019年12月中旬,偶尔听说新冠状肺炎病毒在武汉传播,感觉离我们非常遥远,不会传播到我们这里(江苏徐州)。在年三十家庭聚会的时候,大家讨论,社区在统计武汉返回人员、武汉返回人员接触者,我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
回忆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我有没有接触。忽然想起来,我同事的女儿武汉大学的大四学生,我们最后接触是在2019年12月15号。此话一出,全家愕然。我成了定时炸弹!6岁多的侄子跑到阳台,捂起脸来,怕我传染给他!读研究生的侄女一脸茫然。围绕这个问题,开始讨论怎么办?我说我隔离吧。大家说,都已经密切接触这么多次了,不在乎这一会。建议我打电话问问同事,她女儿及一家人的情况,也是出于好心,关心关心。我马上打电话,结果关机!发微信祝她春节快乐,过了一会,回复“同乐”二字。大家又找看看公布的武汉返回人员名单有没有她女儿,发现没有。我这时才忽然想起来,平时聊天说起她女儿因为备考,考研前一直在宿迁她爸爸的大学里学习,研究生考的北理工,考完后没去武汉,直接回家的。思路理清后,皆大欢喜!他们说我平时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应该细心些,此为疫情教训之一。
春节后几天,基本宅家,小区封了。因为贷款买的房子,每月工资还了房贷,所剩无几。这让我感觉到无比的经济压力。今后,无论做什么,千万不能负债太多,有钱,抓紧还账。计划存钱,合理消费。此为疫情教训之二。
宅家的日子,天天面对自己的一家人。“自家人如何和睦相处”成为全国人民的课题。家有幼儿的,学生的,青春期的,老年人的等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是“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几多欢喜几多愁”。我本着“家是讲情的地方,不要讲理”的原则处理,有话慢慢说,好好说。用爱心沟通交流不仅是处理家庭问题的法宝,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好办法,此为疫情教训之三。
疫情无情,国有情,人有爱。每时每刻的新闻报道,政府的决策,“逆行者”的足迹等等。宅家,心潮澎湃。爱我中华!学会感恩!此为四。
复工,“停课不停学”。我要工作,我要上学。此前多么习以为常、甚至不想做的事,现在已经成为全国人民渴望的事。爱工作、爱生活、爱学习,此为五。
疫情,不仅给国人上了一课,也给全世界人民上了一课。
愿疫情不再来,愿国泰民安、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