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进行思考,假如是自家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那么,比当事人的着急烦躁和焦虑,是有过之,无不及。除此之外,要处理事情的关键,是要视问题的轻重,作出与之相适应的处理方法。若方法不对头,则白费力气。若对惩下药,则问题迎刃而解。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属于轻微的,那么,就不必兴师动众了,只要积极配合老师,以循序渐进之法,循循善诱就行了。如果属于严重的心理疾病,那么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了,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像对待病人那样关心备至,并设法处理事情了。这里的对惩下药,尤为重要。不然的话,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还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本篇由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李妍琼老师回答。
首先不清楚您指的学生是在哪个年龄阶段的?只要是学生,在上学期间的监护是由学校来承担的,除了节假日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多于在家里的时间。那我就扩大范围来讨论一下这是问题:
小学阶段
在小学阶段里的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自卑、不太合群、学习不够主动、学习成绩不佳;遇到以上这些情况,首先积极与家长沟通、多鼓励学生与同学们互动、在同学面前多表扬、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上课多给予一些回答问体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使得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中学阶段
进入了中学阶段,面临的功课一下子多了起来会带来学习上的焦虑、还有身体上的成长进入了青春期面对异性的情感体验烦恼、人际交往带来的困惑、与父母和老师的关系进入了新的交往模式;首先要学会与处在中学的学生建立起来“类似朋友”的友谊、这个时期的学生只会把心理体验告诉TA自己认可的“同道人”、学会接纳此时中学生“不成熟的成人感”行为方式、做到见怪不怪,用信任、鼓励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阶段的成长和学习的任务。
大学阶段
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大学也是社会一个小的缩影团体,适应环境、面临学业和择业挂钩的焦虑、困惑、恋爱与生理需求问题、人际交往中的把握度是否合适;对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由于这个时候对一个人的评价已经包括学习成绩、组织管理能力、独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谈恋爱等多样化的角度出现,鼓励大学生要理性接纳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正确多角度评估自己的能力,脚踏实地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加强多方面能力培养。对于自己心里的负面情绪体验要做到及时觉察和应用正确方式进行排解、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用积极的状态接自己的美好未来。
以上是我个人的见解,感谢您的提问,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版权归作者本人,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妇专委协会近期推出线上系列公益微课,每周一次,欢迎收听,详询请发私信或留言。
年轻人该如何调节浮躁的情绪?
尝到浮躁带来的苦果,也许就会吃一堑长一智。
如果是有原因的浮躁,我觉得还是要找出具体原因,把事情解决一下,这样外部影响因素没有了,浮躁的情绪应该会大大缓解。还有一些是没有原因,莫名的就会觉得心烦、急躁,出现了焦虑的情绪,如果不是特别严重,没有影响生活,我个人觉得首先要学会放松自己,在浮躁的时候转移注意力,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做,或者可以和朋友聊天,适当的倾诉和发泄能缓解内心的压力;其次出现浮躁的情绪可能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莫名的担心,自身没有安全感,和本身性格有关,你需要调整心态和生活方式,具体可以安排好每日计划,包括学习、锻炼、美容等,不超出能力范围之外,这样完成率高,每天过的充实,当你觉得自己在进步、在被认可或者学到了什么的时候,内心也会得到满足,是不会出现这种情绪的,因为你对自己有自信并且有安全感;最后如果你觉得这些都不能解决,浮躁的情绪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无法集中注意力,建议到医院心理门诊咨询,总会有办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