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负面情绪多半来自于学习成绩的对比和家庭环境的压力。因为高中生生活环境集中在学校和家里,而家庭中,大部分家长对小孩的培养,还是以呵护和关心为主,但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都比较高,相对来说会付出较大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成长,而作为学生来说在家长这样强烈的关注下内心压力会比较大,就好比我们在做一件事情,被好多个人围观盯着看,是一样的心理。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平时可以做的好的事情,都可能表现的不尽如人意,而这个时候围观的群众却更加会发表观点,这就好比家长在关注你的学习和成长。而在这种情况下,会更加容易产生压力,表现失常。所以对于家庭环境,调整负面情绪,家长要学会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学生本身也要调整好心态,扎实基础,用心学习。
学生的负面情绪另外一方面来源于学校,除了在家里的时间,学生的时间基本都在学校度过,和学校的环境,互相之间的相处,学习成绩之间的对比,老师的教学,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而最终所有的压力来源于成绩,但是负面情绪并不是一次成绩造成的,而是多次成绩叠加形成的负面心理。这个时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样成绩才会有所提升,才会突破原有水平。
1.所有知识,从基础学起。英语不好,从单词学起。数学学的不好,从基本功学起,物理和化学也是一样,从最初的物理公式和化学的方程式。打好基础,在基础之上才能演变出各种题目的解法和算法。
2.心态调整,在一次考试失利之后,不要去产生怀疑自己,即使是多次考试不理想的情况下,也不要对自己产生怀疑,起先对自己要有信心,要冷静分析,去找到没有考考好的原因所在,这样才能扭转局面,突破自我。
3.同学之间的相处也是非常重要,在你考得好的时候,不要去嘲笑或嘲讽考的不好的同学,当然当你考的不好的时候,有同学去嘲笑你或打击你,也不要放在心上,需要摆平自己的心态。爱身边的同学,爱自己,爱学习,爱生活。用一颗友爱的心,过自己精彩的生活。
高中生往往处于心理比较敏感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思想不够成熟,想法比较多,而学习的过程中的压力往往也非常大,所以高中生会有各种负面情绪是可以理解的。负面情绪可以运用最前沿的一系列方法去处理,这样效果比传统方法更好,效果更加显著。
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主要有莱斯特·利文森开创的瑟多纳释放法,罗杰·卡拉汉开创的思维场疗法(TFT),加里·克雷格开创的情绪释放疗法(EFT),罗伊·马丁纳博士开创的情绪平衡技巧,罗伯特·沙因费尔德开创的流程法门,以及贝曲医生开创的花精疗法。对于高中生而言,运用情绪释放疗法(EFT)是最为合适的,EFT将东方经络学说与西方心理学结合起来,一边敲击穴位,一边说出肯定句。这种方法对于释放负面情绪效果非常好,往往几分钟就能释放掉内在的负面情绪。
在叛逆期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好好的面对父母?
在叛逆期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好好的面对父母?
本篇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懋德中心特邀头条心理内容创作专家志愿者:宋振辉老师编写,头条号:愿与你同行SZH,欢迎关注。
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两个叛逆期,这个叛逆期,或早或迟,或轻或重,或隐或现,具体到每个个体,表现出不同的差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理和心理逐渐发育,自我意识形成,但又处在懵懵懂懂发展尚不成熟的阶段。
第一叛逆期发生在2—5岁,这一时期不必赘述,重点是处理好亲子关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主要责任在家长和监护人。
第二叛逆期大多是在12—14岁,这一时期是人的生理迅速发育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并且还是自我意识逐渐强大的时期,孩子期盼着独立,做事情要求别人的认同和赞赏。这时的他们已经产生了“成人感”,自我需求的欲望凸显,情绪容易波动,经常出现烦躁,有时还会发生冲动与碰撞。碰撞主要指向是父母、老师和熟人,对于生人他们则避免碰撞。
反抗期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并不是孩子变的不好了,或者是孩子变坏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儿童发展的必然途径。这时的孩子完全有能力管控好自己的情绪,好好的面对父母。他们应当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在情绪控制上做到不急不躁,遇事冷静。情绪不稳定是叛逆期孩子的特点,由于情绪的波动,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还会影响与他人的关系,恶劣的情绪还可能会发生疾病。因此,应当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学会放松自己,学会注意转移,学会宣泄自己,学会自我解嘲,学会幽默。
2、在性格培养上做到温顺善良,善解人意。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叛逆期的孩子正值性格形成和定型的关键期,具备一个良好的性格就会受益终身,叛逆期的孩子一定要注重自我性格的培养,不管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性格,都要做到阳光心态,积极向上,自我完善,自我改变。
3、在人际关系上做到和谐相处,礼貌大方。第二叛逆期的孩子在家庭中、学校里、社会上已经接触了一定社会面,主观上也产生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也具备了一定见解,也具备了一些社交能力,在一些孩子中有的也产生了异往的心理念头,这时的他们在人群当中怎样做到既要落落大方,又要以礼待人,和谐相处,是一个考验。
4、在心态管理上做到平和稳重,积极向上。平和的心态对于叛逆期的孩子看似有些苛刻,但这时的孩子必须向这一方向努力,为了做到心态平和,就应当放弃一点自我,抛弃一点暴躁,控制一点情绪,制订一个积极向上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5、在家庭关系上做到孝敬父母,互敬互爱。叛逆期的孩子发生冲突的最大可能性是在和父母之间,这时的孩子要学会隐忍一点,有时还要回避一点,不可以莽撞,不可以较真,不要为了寻求真理而不依不饶。
叛逆期的孩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仅仅依靠孩子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在这一时期对孩子给予多理解、多陪伴、多疏导、多包容、多接纳。共同度过这一时期。
头条心理内容创作专家志愿者宋振辉老师简介:儿科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北京市房山区医院主任医师。
本文版权归作者本人及以上机构联合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懋德中心已经推出“心郎心娘伴成长”微信群公益课,每周一次,适合心理爱好者和从业者,欢迎加入,详询请发私信或留言,并加心郎心娘小助手微信,进群参与。
叛逆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件,或早或迟,或多或好。我们首先可以了解一下,叛逆期的模式: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父母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成人感,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产生,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换言之:就是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急于表达一种自我成人感的心理状态,如同动物宣告自己的领地举动一样。男孩比女孩几率要高,同时高发年龄段在14岁左右。刚好就是初二的层级。在明白了这些后,需要注意,由于升学、人际关系等压力的增大,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对其进行适当引导,孩子很容易在认知、理解、运用等环节产生技能和心理上的障碍,尤其在一些非正常的外界因素影响下,往往会激发他们潜意识的反抗,刺激他们对外界采取抗拒行为,形成逆反心理。在家长这一层,家长还需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变化引发心理变化,他们遇事开始思考,形成并不成熟的主见,对父母的话开始怀疑。而父母在权威动摇后,一时难以适应,又不愿降低身价、调整教育方法去面对孩子,对此,孩子便心生抗拒,让家长觉得难以调教。欢迎关注@柠檬心理 自然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