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发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你认识到了不良情绪对人的生活工作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需要主动改善负面情绪。从这一点上看,其实你在认知上已经超过了许多人。
其次,情绪宜疏不宜堵,从心理学上讲,情绪是很难控制的,我们充其量只能假装自己处于某种情绪之中,想要总有良好的情绪状态,还是需要正视它并改善它,你可以考虑如何去分析解读自己产生不良情绪的根源在哪里,很多事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找人倾诉问题是个情绪宣泄的好方法,而且通过倾诉,通过组织语言去描述问题,可以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思,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慢慢了解到,哦,原来我生气并不是因为这件事,而是因为之前在另一件事上我已经不痛快了,那么想改善情绪就不单单是解决直接诱因,更需要找着问题根源,试图去解决它,如果自己解决不了,也可以寻求亲近的人、更有能力和经验的人,我们都是凡人,难免会遇到一些困惑和不解,尽管每个人的人生不尽相同,但有许多问题是共性的。有时候别人一句话就可能令自己困扰很久的问题迎刃而解。
然后,如果根源性问题很难解决,又想要改善情绪,那就首先要先明白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尤其是不良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其实世上的问题无非就两类,我们自己可以改变的,比如今天我想穿哪双鞋,还有我们无法改变的,比如太阳从哪边升起。努力改变可以改变的问题,欣然接受自己无力改变的问题,清醒地辨别可以改变和无法改变的问题。不良情绪往往是由错误认知引发的,错误认知主要有三个特征:
1.绝对化要求:比如“必须”、“一定要”等等。其实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主观意识而发生转移,所以如果过多的关注自己的想法,“太把自己当回事”,就难免会陷入绝对化要求,一旦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归根结底这种不良情绪是由自己产生的,并不是别人塞到自己脑子里的。
2.过分概括化的评价:把“有时”说成“总是”
,把“部分”说成“全部”。比如经受挫折和批评之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己真的是一点长处也没有么?恐怕不是吧,就算此时长处没有被发觉,也不代表以后不能有突出的方面,只是因为面临眼前的矛盾问题就陷入了错误的认知,一旦改变认知,辩证看待分析问题,就会坦然很多。
3.糟糕至极的结果: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当上处长,不会有前途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
最后,如果通过自己和亲近的人仍然无法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也可以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当下社会,绝大多数的人是心理亚健康的人,恰恰是头脑清醒,能积极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人,才会及时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并得到最高效科学的解决。
大多数人都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并且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感受是什么?甚至情绪是如何发生的,情绪是我们感受的来源,让我们和外界连接,感觉器官是人体的感知系统,没有好坏,所以,情绪也会有不同的面相,积极和消极的,喜欢或不喜欢。我们很容易因为对情绪的感受而进行评判或者产生肢体上的行动,对于一些导致我们不开心的情绪我们称为负面情绪,却很少真正的去透过观察感受自己情绪的来源,把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分离开来。事实是,没有什么正面或负面之分,所以的情绪都是自我认识的一种媒介。
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尝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我们允许情绪的河流自然流动的时候,我们就会透过情绪更加的了解自己,引导自己不断的迈向平静。
每一种情绪就像一个邮递员,那个邮递员就来自于你的内心,如果我们好好对对待它,理解并接纳它,它自然而然就走了。
相反,如果你关门不接待它,他就会一次次的不请自来,就像一个送快递的:如果你没收到,他就得一趟趟的送。如果你关着门,他就得敲门。白天你不接收,他晚上还会再来。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没有任何的评判和分辨心,为了慢慢的适应社会,我们开始用外界给我们的标签来自我认同,我们会认为那就是我们自己,自己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当自我意识被外在的程序所制约时,我们对不断的在生活中重复同样的路径,在努力的过程中迷失着,恐惧得不到,嫉妒别人有,而完全的失去和自我的连接。
关于自我的天赋,我们毫不知晓,有些人成为画家、调香师、音乐家,他们会运用自己的天赋,发展自身在某一个感觉系统的特长,这是我们生命内在的真实表达,也是我们自我精神欲望的种子,也是这样的欲望带着我们去经验不同的情感,所以,所有情绪产生的地方时我们需要平衡或者是自身的凹点,我们要尝试看到并作出修正,当我们不再抗拒,生命的种子会让我们发展出不同的生命潜能,情绪引导我们探索自我的方向,帮助我们认清自己。
这个世界用外在的不平衡告诉我们要修正内在的不平衡,当我们通过不同的情绪体验看到内在的不平衡,并且能够透过觉察并修正好,我们就会在情感的世界里平衡而又愉悦。
中医中讲过七种情绪:恐惧(恐)、愤怒(怒)、创伤(惊)、担忧(忧)、悲伤(悲)、压力(思)和兴奋过度(喜)
越大的情绪,包含着越大、越重要的信息,
如果你不看见、不解读,它会反复出现提醒我们看见。
因为它包含着我们内心的重要需要。
所以,如果你处于情绪中,先不要自我批判。尝试先在这样的情绪当中停留一会,这绝不是什么坏事。接下来,让我们来几个比较典型的情绪,带给我们的真实体验是什么:
例如:
解除习惯性压抑的方法是
努力的觉察和区分,过去(童年)那些“不得不”的压抑。然后你需要明白:
我现在已经成年了,我真的还需要这样吗?现在我的力量与能力,比过去的自己大几十倍。我已经有能力去改变,有能力真实的表达自己了。
如果我们还愿意承受压抑,那也要接纳自己暂时就是这样的。不要自责和自我伤害。害怕、压抑的惯性是客观存在的,解除任何一个习惯都需要时间与力量,不能一蹴而就。
平衡愤怒情绪的方法:
(大家可以找一个舒服的地方,引导自己内心的释放)
我深爱并接纳我自己,虽然我对自己和他人感到愤怒,我依然深爱并接纳我自己,从我最深的层次,从我第一次感用愤怒表达我的感受开始,现在,我选择放下所有用愤怒表达的需要,
我选择让自己感觉更好,接纳我因为无助无力而引起的愤怒,我原谅我自己一直困在那里,我原谅我自己用愤怒攻击自己,也攻击他人,我原谅他人激怒我,并感谢她们让我看到自己的无力,我选择看到自己的无力,并且用新的方式支持着自己,我选择回到我的力量里,我相信我的力量,并且感谢帮我祝我的人。
同时可以加一些身体上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