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事业单位面试:医患沟通形式与途径有哪些?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06-27 11:38   点击:83  编辑:潘逸   手机版

一、试述医患沟通形式与途径。

【参考答案】

1.语言沟通:(1)语言沟通的原则:尊重患者,有针对性,及时反馈。(2)语言沟通的技巧:倾听,接受,肯定澄清,善于提问,重构,代述,鼓励。

2.非语言沟通:面部表情,体态表情,目光接触,朝向与距离,手势语,副语言等。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参考答案】

(1)主体不同:情绪既可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而情感只用于人类,特别在描述人的高级社会性情感时常用此概念,动物一般不用。

(2)是否情境性、深刻性、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带有情境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当某种情景消失时,情绪立刻随之而减弱或消失。而情感则具有深刻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

(3)强度不同:情绪较为强烈,冲动性大,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一般较微弱,较少有冲动性,外部表现也不明显。

医患问题是否与某些医生个人说话态度有关?

(耳赵问答20180423)人与人之间发生纠纷和交通事故很像,有些是一方全责,有些是一方主要责任而另一方是次要责任,有些是双方同等责任。在一方全责的纠纷当中,医患双方都有可能是全责方。患者疾病的正常发展,家属不理解,打砸医院、攻击医务人员的案例比比皆是。而同时也有案例是医务人员玩忽职守、违反医疗常规造成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上级主管部门包庇隐瞒、受害者家属求告无门。在双方都有责任的案例中,往往先是患方不配合检查、治疗,或者没有告知医生其有关疾病的详细资料,而医生在诊疗过程当中未能考虑充分,导致了病情的延误甚至加重。医生说话的方式错误是激化医患矛盾的一个常见因素,很多纠纷的起因很小,就是因为话赶话越闹越大。医患关系错综复杂,完全杜绝纠纷不现实,在出现纠纷后需要有第三方及时公平公正的处理,这样才能将纠纷及时化解,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在交流沟通时都应注意说法的方式,讲话都是横着出来,不只是在医院,在哪都容易惹事。

首先很荣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两组数据:在我国医务人员在听患者称述时,平均18秒就打断患者的称述,中国的患者就医的普遍感受是:无法得到医生在“听”的感觉。据中华医学管理学会的统计:我国医务人员83%以上不懂得如何和患者沟通。通过这两组数据我们可以显而易见的得出:医患问题肯定于医生个人说话态度有关!既然我们得出此结论,那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怎样来提高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语言沟通能来降低医患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指以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医技人员为主体的群体和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包括患者、家属、监护人、代表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医疗供求关系,也是指现代的医患关系。

鼓励病人告知他/她所以有关治疗的故事,以便识别主要问题◢“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些问题中哪一个最令你烦恼”

◢“您这次治疗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

允许病人不被打断的说下去

◢住院医生平均每隔18秒就打断一次病人。

◢家庭医生在病人说话23秒再打断他们。

◢如果不被打断,病人平均的说话时间会超过60秒。

如果病人停顿或说话减慢◢医生不要显得不耐烦,如果显得匆匆忙忙,就算诊治再正确,病人也可能不满意。

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一张图片,患者最不喜欢医生说那些说:

不管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还是患者,我们心里都很清楚一个人的说话态度会在相互沟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医患问题中除了医生的说话态度以外,还有很多方面也是医患问题的重中之重,比如:

医院(诊所)形象个人形象目光语言沟通肢体语言沟通只有高质量的医患沟通才会产生积极的结果。最后我坚信只要我们医务工作者对待患者态度正确,技术过硬,一定会让患者就诊舒心。就让我们让我们一起齐心协力改善中国医疗行业的医患矛盾!让中国医疗行业更加有所提升!

如果大家喜欢这个回答,或者对大家有所帮助,别忘了点赞已经评论哦!谢谢大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