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国学大师曾仕强和四大才子金庸相比,怎么样?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08-09 01:00   点击:292  编辑:单莎   手机版

一、个人成就1、金庸

1)一流的企业家。1959年金庸创办《明报》,九十年代以10亿港元卖出。1992年,他以12亿港元资产名列香港百富榜第64位。

评注:金庸的朋友著名科幻小说家倪匡曾爆料说,金庸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最有钱的文人。

2)顶级的小说家。从1955年开始在报纸上小说连载,每天必须写完2000字才睡觉,坚持17年,总字数超过1000万。后来,总共出版了15本小说,印量高达3亿本,其中包括盗版在内。

评注:金庸是第一名的小说家,像他的前辈张恨水,像当代的天下唱霸,无法望其项背。他的影响力遍及华人,覆盖十六岁到六十岁,无愧是一代宗师。

3)香港四大才子。这个是肯定的,并且远远超出其他三人。

评注:蔡澜说,“才子是人家给的,我自己反对,而且金庸不应该跟我们三个‘调皮捣蛋’的人在一起。他是一代宗师,我很尊重他。 ”

4)非知名学者。1999年,金庸被聘请为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竟然遭到质疑,有学生起哄。无奈之下,只好辞职。之后,86岁的金庸远赴剑桥大学镀金,终于拿到博士学位。

评注:如果是我,能成为金庸的弟子,求之不得,干嘛去质疑他的学术功底。

5)一流文学家?需要时间去证明。如果论影响力,肯定达到了。他去世之后,几代人都在纪念他,连国家主席都亲派专人慰问。但是,由于现在武侠小说式微,00后、10后的读者也感兴趣?不知道!当然,在武侠小说的领域,金庸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因为没人继续写武侠小说了。

2、曾仕强

1)顶级演说家。尽管说,曾教授的普通话不是很正宗,带有一点点的方音。但是,他的演讲绝对精彩。他不用大喊大叫,只是坐着讲课。但是,他的气场非常大,讲话的条理性非常好!也非常幽默。放眼当今世界,只有台湾的邱毅教授和厦门的易中天教授,可以与之匹敌。就算是李敖大师,论口才,还是有一段距离。

2)一流的教育家。他一辈子都在教育界,他跟张锦贵、余世维、翟鸿燊完全不一样。

3)一流的学者。他是货真价实的博士、是教授,著作等身。

4)国学大师?这个存疑。理由是:他最擅长把高深的国学知识讲解的通俗易懂。而在原创方面,似乎不是他的强项。

二、相互比较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非凡的成就,很难比较,如果一定要比较的话,只能这样相比了--

1、影响力

曾仕强跟金庸不是一个级别。

2、学术性

曾仕强比金庸厉害。

旗鼓相当,虽然都是古典主义哲学,他们研究的两个方向大相径庭。国学大师曾士强对易经的易变原理感触颇深,把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或者说宇宙万事万物的变化感悟的淋漓尽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理论联系实际,操作起来易于反掌。金庸才华主要反应在对古之圣贤道家鼻祖“老庄”思想的领悟和感悟,极其有趣和哲理的把老庄思想通过武侠小说展现出来。极具想像力和文学艺术底蕴,把老庄的哲理揉进武术表现在精巧的故事中,为人们留下了难得的精神食粮。

谢谢小秘书邀请

为什么一些人会反感曾仕强?

哎……本来因为懒,不想补充的,不过看到这个答案这么多人看过,再基于评论区的某些人的确容易误导人,还是补充一下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我不是什么名学大家,也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功绩,用“一事无成”这个词评价我一点儿不过分,但这并不影响我发表意见啊。再不济我也不会满嘴污秽的发泄情绪。

我突然想起个事儿,有次下班,我骑车在菜市场一个小摊前买菜,菜市场吗人来人往很热闹,有走路的,有骑车的,有开车的,本来就不宽的道儿显得更狭窄。突然一辆大众在我身后按喇叭,副驾驶的一个中年人还骂骂咧咧的让我给他让道,我回头看了他一眼,把车往边上挪了挪。本来我以为就这样了,可但是,但可是,副驾驶那人嘴里还不干不净的,我自然也不惯着他,就吵了起来,中间吵的内容记不太清了,但是最后路人劝架,他转身准备上车的时候说的一句话,我印象深刻

他是这么说的“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太浮躁了……”

太浮躁……???

低头让你骂才叫不浮躁???

忍气吞声低头不语,才叫不浮躁???

什么狗屁逻辑

想到这儿,再看评论区说别人偏激,却满嘴喷翔的人,真真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一模模一样。

不说了,越说越让自己生气,我可不想看到自己把别人气笑的样子

这种笑里充满了愤怒,鄙夷,可怜AND可笑的愚蠢

下面原答案----------------------------------------------------

我首先表明一个个人态度,我就不怎么喜欢曾仕强这个人。

我也是因为百家讲坛才知道他的,刚开始还是因为自己对易经感兴趣,想听听他对易经的观点,但是结果嘛……

我在他看似漫不经心,充满智慧的言论中感觉到了深深的机巧之心。

首先我先声明,我对“机巧”这个词的负面理解,只限于对曾老师的评价上。

易经的确博大精深,但古人著述都是求的个简单明了,它其实也是最简单明了的一本经典,之所以说它博大精深,是因为它足够简单,简单到你拿什么东西往易经里扯,都能挨得上。

说它博大精深,就是因为它在最简单的基础上,演化出了各种变化,无穷无尽的变化,在我个人看来,后来的文王64卦,还有孔子的爻辞,不过只是用其中一部分的演化,给人们指明了一种方向,告诉人们,变化是无穷尽的,不管多么繁复的问题,都有它最基本基础的构成方式。

现在的云计算,大数据也是类似的一种方向。

易经最根本的道理,就是一个易字,就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变化的原由,“易”就是变化交织的意思,它根本的出发点是告诉人们,凡是都有一个度,过犹不及,具体到某件事情上的时候,是要根据自己当时当下的各种因素,自己权衡考量事态发展的最初原因和然后再决定怎么干预事态的发展方向。这之中的各种因素,哪里是一个案例故事就能包含的?

易经是一个“道”,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它像是一个由最简单的阴、阳变化所构成的框架,就好像又砖和水泥盖起来的房子,砖是阴用以承载,水泥为阳用于连接沟通,它可以是高楼大厦,也可以是乡野村居,可以是华贵明丽的宫殿,也可以是我现在蹲着的茅房。它的存在形式是根据人们的需求所存在的。这也就是那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由来。

这才是道,随心随性变化的“道”,却被曾教授各种表述,给人一种死硬技巧技法的感觉。

“道”之中包含技巧技法,但不能把技巧技法当作“道”

打个简单的比方来说,人这一生会面对各种情况和各色人物,你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你看见喜欢的人热情,讨厌的人厌恶,对路人无视等等各种情况,但是突然有个路人看到了你对一个你厌恶的人的态度,就在一旁评价说“你看这个人啊,对人这样,这个人平时肯定怎样怎样……” 至于碰到这样的人,别人是什么态度我不知道,但我即便不是厌恶,但也绝对不喜欢。

这就相当于拿你一时之面目,定你一世之嘴脸,可他忘了,人是变化的,道也是变化的。

本人很讨厌曾士强,不是因为这个人,而是因为他传播的思想,他说的基本上都是儒家的奴性思想!!你是奴隶,你就应该接受,因为这是命!!你被人欺凌了,你就应该接受,因为,这是命,你甚至可以把它看成上天对自己的考验……!!他把社会上的不公,通过宿命论来进行合理化。他不对侵害者追责,却让受害者忍受!从而造成表面的和谐!!说白了,就是通过教化,来阉割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让你失去抗争的动力,从而成为永世的奴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