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思考和表达是有逻辑和顺序的,可以看成一个金字塔的纵向结构。也就是说我们在表达的时候,脑子里要有一个“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的顺序,而不是本末倒置,顺序混乱。
搭建金字塔的纵向结构,可以从最上面的塔尖开始,也可以从最底下的塔底开始。
从塔尖开始说, 称之为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什么意思呢?就是从对方需求和问题出发,构建一个想象对话的场景。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得出的任何一个观点,都需要去想对方看到这个观点之后会有什么疑问,而我们在说明这个观点之后,接下来要说的话,都是围绕对方的疑问出发,而我们回答的内容又会引发对方其他的疑问,就这样不断回答,直到对方完全接受你的观点,而我们依次回答的答案就是金字塔结构从上往下各个层次的标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暗恋某一位女生,希望跟她表白,然后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你金字塔顶尖的观点和结论就是“表白成功,抱得美人归”对吧。我们刚刚说了,任何观点的得出,都要去想对方看到这个观点时候首先会有什么疑问,这个疑问就是我们的一级标题。我们试想一下,当你的女神听到你的表白,会有什么疑问呢?“凭什么跟你在一起”对不对?好,你对这个问题答案可能是:外表帅到无边;性格体贴是暖男;为人有责任感;有钱。所以这四点答案就是你金字塔塔尖下的第一层标题。如果你的女神看到这四点,可能对此还会有新的疑问,比如,怎么证明你有责任感,你说你有钱,你家里是做什么生意的?等等,然后你再回答这些疑问,并把答案作为金字塔结构的第二层标题。如果对方一直有疑问,你可以一直回答下去,直到对方完全接受你的结论,美人就抱到手啦。
这种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的构建金字塔的方式,关键在于始终要围绕对方的疑问。
最好在谈话开始之前就设想好对方的问题,如何让我们设想的问题更全面没有疏漏呢,这里有一个好用的5W2H工具:5W分别是what,是什么?做什么?什么目的? why,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做?who,谁来做?谁负责?when,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机?where,在哪儿做,从哪儿入手做?
自上往下疑问回答做分解的方式建立金字塔结构,要注意的是,所有的疑问设想都在心里完成,而金字塔的每一层标题都必须是结论。
从塔底开始说, 称之为自下而上概括总结做聚合。自上而下疑问回答做分解,前提是我们得先有一个最终结论。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明确的结论,只有一大堆纷繁复杂的素材和信息,比如老板让你半小时之内,汇报一下你部门这个季度的业绩情况,这时就需要用从下而上的方式,从塔底的数据和事实出发,不断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得出金字塔塔尖的结论。这种方式,作者称之为概括总结做聚合。
这种方式的优势是,我们能够根据繁杂的信息,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并且把这个结论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从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提炼出一两句话的结论,有3个步骤,第一步,列出所有的信息和数据,第二步,将这些信息分类成组,并为每组概括出一个结论,第三步,综合每组的结论,得出一个最终结论,一两句话把它说清楚。
以上内容来自于微信读书「五月笙」讲书中《结构思考力》的讲书内容,如果想了解更多表达逻辑方面的内容,可以移步微信读书找到我哈。
最后推荐大家阅读两本书逻辑并不是我们所擅长的,如果想训练自己的语言逻辑,就一定要读这本《金字塔原理》,不过普遍反应这本书比较难读,我前几年也是读过几遍才完全消化,所以建议大家先读本土版《结构思考力》,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搭建思考和表达的框架,让我们思考清晰表达有力。
作者, 五月笙:微信读书签约讲书人,专业书评人,有书、新世相等平台签约作者。我会持续在这里分享「独特思考」、「读书方法」、「高效工具」关注我,用心解读好书,用阅读赋能成长。
人脑进化了那么多年,总有一种表达方式是最符合人的理解习惯的,但是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表达不清、语无伦次的人,使沟通成本变得很高,那正确的表达思路又是怎样的呢?
1.诱因:首先提出诱因,它包括问题的背景、冲突以及由此引出的疑问,这样就能够将目标对象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情境中,由此去展开论述,提供解决方案,就像文章的开头一样,背景是很多人不能够掌握人脑的聆听逻辑,经常会遇到对方表达不清的地方,冲突是会使得沟通成本变得很高,由此产生的疑问是,听众正确的沟通逻辑是怎样的?
2.问题:这样表达的问题在哪里?这个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就像文章的开头说语无伦次、表达不清是个问题,那这个问题的原因出在哪里?是否具有普遍性,倘若不具有普遍性,那方法论本身也是存在问题,无法向下展开的
3.解决方案:这里推荐大家读一读《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书中多次提到的中心思想是结论先行、相互穷尽、互相独立,也就是我们在陈述解决方案时,首先要开门见山的直接说出结论,这和人的思考路径会有差异,人脑在思考一个问题是,总是先从哥哥方面收集信息,做处理,最终得到想要的答案,而表达的路径刚好相反,有点反人性,但必须这样才能让对方知道你想表达什么,才有听下去的意愿。除了结论先行外,我们还需要对所要表达的结论进行归纳分类,分类的标准是相互独立、互相穷尽,最后一步是逻辑并列,你需要按照时间顺序或者结构顺序以及重要性顺序等,要对归好类的结论在排序,不同的排列顺序,理解起来,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性。
4.利益好处:改变是需要成本的,包括像时间成本、学习成本等,人们一旦习惯已有的习惯,是很难轻易做出改变的,此时为了让对方接受你的解决方案,你必须要把解决方案带来的利益好处,给充分地表达清楚。
5.号召行动:习得一个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这样的一个表达逻辑,并不是一件看似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刻意练习,练习到像走路你从来不需要思考,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那样,成为肌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