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允许下,儿童有必要上口才课。
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的人一定是人才。主持人可以说是孩子从童年就熟悉的一个名词,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董浩叔叔、月亮姐姐、金龟子等都是孩子们崇拜的偶像,他们独特的主持风格,完美的形象、优秀的口才,深深地烙在孩子们的心目中。
学会说话、学会主持、学会表达是人与人交往的工具,特别是素质教育的今天,拥有良好的口才和主持能力,才能适应社会需要。4—16岁,是人生掌握语言迅速关键的时期,若在这个阶段,打好语言和主持的基础,对于孩子一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50%左右的孩子普遍存在胆量小、怕见生人、上课不敢发言、不敢表现自己等弱点,主持课程以集体与个人相结合,教室与舞台相结合,以训练和展示相结合,以推荐和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每位学员提供锻炼和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克服胆怯心理,增强自信心和勇气,锻练领导才能与创新才能,走上成功的舞台,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教师要勤于学习,提升创新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的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是在形式和内容。
形式上的创新
目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教师的创新主要是针对此种情况进行。
情景式教学,将教学内容放置于具体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知识记忆为次。
问题引导式教学,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知识竞赛式教学,较多的知识记忆,展开问答竞争。
其实,形式上的创新在低年龄阶段较多,真正高中还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更多的将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只是引导、答疑,帮助学生归类,举一反三。
内容上的创新
现在高中在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原来知识技能培养的目标不太一样,所以内容上必须作出调整。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这是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内容的创新必须围绕这四个方面来进行。
多写,怎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完全可以借助自媒体的营销手段,班报班刊、墙上展示板、校园宣传平台、甚至就利用教师的自媒体,这些都可以利用起来,达到现代人自我展示、社会认同的内心需要。
多思,前段时间,学校承办模拟联合国大会,就是一个创新。思维导图引入课堂,也是极好的。
多感受,通过大量诵读提升感受力。
改变由原来的单纯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内容上最大的变化。
考试成绩的提高也要依托这个变化来,否则就是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