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以貌取人反映了哪种人际认知效应?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04-19 07:12   点击:161  编辑:唐宝   手机版

人们普遍习惯了先入为主,或者带着有色眼镜去评价别人,常见的有地域黑。大家经常会习惯的去评价:“XX地方的人是怎么样的”、“XX国家的人是怎么样的”。俗话说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个地方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但是我们可能会因为接触过一两人,或者是听说过某些事,从而戴上了有色眼镜,对这个地方的人都贴上了标签。晕轮效应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认知是具有联想性的。比如我们看到了香蕉的形状,颜色,就会想到它的味道、成熟度等等。我们不需要了解事物的每一个部分,我们的经验与思维会自动帮助我们补全缺失的那些部分。但这些终究是补充的,很容易受到知识或者过去经验的束缚。以貌取人就是一个典型的“晕轮效应”的案例了。比如看到一个打扫庭院的“老和尚”,衣着简朴,默默扫地。大脑通过经验推理,告诉我们,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和尚。谁能想到的对方是身怀绝技的“扫地僧”呢,我们是被自己的有色眼镜给欺骗了。

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是指对事物形成的一般看法和个人评价,认为某种事物应该具有其特定的属性,而忽视事物的个体差异[1]。也是由社会按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分类而形成的固定印象[2]。刻板印象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迅速洞悉概况,节省时间与精力,但是往往可能会形成偏见,忽略个体差异性,人们往往把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看作是某类人或事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或事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或事的评价,因而影响正确的判断,若不及时纠正进一步发展或可扭曲为歧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