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老。一个人性格形成的最大外在因素,需要追溯到一个人的童年时期。
一个人在三到五岁时,对人生的态度就已经基本形成,另外其行为模式、情绪基调等也基本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可见,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儿童时期父母的高质量陪伴非常重要,尤其是三岁以内。比如父母的养育方式,批评的声音多还是鼓励的声音多;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是争吵不断还是温馨有爱。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形成。
有这样一句话: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儿童擅长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童年时期父母的正确引导对一个人的三观形成至关重要。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最大,有的人在用一生去治疗童年的不幸,有的人用一生去回忆童年幸福。
“原生家庭,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我的观点是,不认同。如果这个概念成立,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太简单了。想了解一个人,就看他的先辈人,就能搞定。想起前些年看的一部电影,大意就是,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賊的儿子永远是贼。这只是个悖论。
不可否认,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但这只是人生成长过程的一个部分。很大一部分人生历程,完全在于自己的把握和掌控之中。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
革弊兴利,扬长避短。这才是脱离原生家庭,首先该做的事情。一味背负原生家庭的包袱,不去努力做出改变,岂不愧对自己的人生?
基本认同
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那一个人的性格是不是取决于家庭或社会的影响?
一娘生九子,离娘十条心,母慈儿孙孝,自私也变好,父母若心穷,儿孙正不齐,姣宠变成狼,无助虽善良,到头上法庭?家风很重要,国风更优良。
是的,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同,对人对事都不能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家庭和社会也会左右一个人的个性思想行为,这是外因,其自身因素才是指引他一生的关键。当然文明的社会好人就会多,近珠者赤,就是不好的个性也不会坏到哪儿去,大环境造就人格,人生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