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们应当如何自我消除职业倦怠

97 2025-04-05 22:17 admin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基础教育的发展,我们的民办幼儿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然而,我们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参加了“国培计划”。在期间,我们聆听了胡教授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调适》。课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反思。我们该如何自我消除职业倦怠呢?我们认为有如下几点:调整自己的心态 学会感悟快乐快乐是幸福的感受,而快乐的性格,并不是光靠遗传因素就可以让你无有无虑、快乐幸福地过一辈子。”“快乐”是指一个人遇事不悲观,不但有安贫乐道的性格,而且有不叫苦、不怕难的精神。这样的人同样也会有“守分际,无奢欲”的操守,让他一生胸怀坦荡,无忧无虑,也可防止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其实,幼儿教师的工作快乐就在你身边,就在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就在幼儿教育的角角落落,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观察、去发现。正如艺术家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当孩子拉着你的手,成群结队跟在你身后时,你是否感受到一名幼儿教师的自豪与温馨?当孩子轻拢双手,在你耳边悄悄话语时,你是否感受到孩子的信任带给你的感动?当孩子一个个瞪着大眼睛,聆听你的教诲时,你是否感受到幼教工作对你智慧于人格的挑战?当幼儿即将离开幼儿园的生活时,孩子和家长拥挤在你身边,感激着你无怨无悔对他们精心呵护与培养时,你是否感受到一名幼儿教师的幸福与责任?“幸福是一种非消费性的、持久的、祥和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愉悦感受。其实,这种感受不是预成的,也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在你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过程中逐步生成的,是教育过程中本身成就的。正是在这个过程的追求中你就会感悟幼教工作的快乐。有位神经病理学家认为,一个喜爱工作的人,必然是一个正常的人,也是一个快乐的人。工作和生活中有些压力是在所难免的。笔者认为,与其整天叫苦,还不如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在其中感受快乐、幸福。每次,我在路上都遇到我教过的孩子,他们都会亲切地叫我一声“老师”,虽然出自天真的尊敬,听多了,也会觉得有几分幸福!因为,我的确是当了一会真正的老师,还会由然而生出一份责任一份使命:我们要让孩子赢在第一起跑线上! 更新教育理念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犹如春风扑面,吹的万树梨花开。在我们满腔热情地讨论中幼儿的形象变得“高大”起来,他们“占领” 了我们的嘴、我们的耳、我们的眼……渐渐地,在我们的心里,幼儿成了一个个的“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关心爱护幼儿、尊重幼儿,为人处事通情达理、性格开朗、学识渊博……师幼关系和谐,那么,幼儿一定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师的亲切关怀下茁壮成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充分尊重了幼儿生理、心理和各种技能的渐进发展、珍视了幼儿的生命,树立了“儿童高于一切”的新儿童观。要做一名幼儿喜欢的教师,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第一,要尊重幼儿,就要遵循幼儿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就要明白幼儿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进程,不论孩子的生理发展,还是心理发展,均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把幼儿看成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主体,幼儿虽然幼稚,思想很不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仍然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弱小而无视他们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存在。老师对幼儿发展的漠视,没有信任幼儿,没有及时鼓励幼儿使得乐乐不得不以另外的行为方式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不能重视、相信、理解幼儿,就会错失教育的契机。对幼儿的信任是一种教育力量,尊重幼儿就是让幼儿对自己充满信心。第二,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是的,阳光是一种语言,是一种可以听得懂得语言,如果你的心灵开始和阳光对话,你就会从温馨、自信中走向快乐。教师的阳光就是一颗热爱幼儿的心。有了爱心才会对每一个幼儿多赞扬、多鼓励。比如:幼儿往往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一句话敏锐地感受到教师的态度,因此,教师要将爱均衡地洒向每一个孩子,让孩子感受你温暖的爱心,这样,有助于教师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不良的行为即影响了教师的形象,也给幼儿带来心理阴影,要知道幼儿不会向对着自己背着手、抱着双臂高高在上或训斥自己的人敞开心扉、吐露心声,这不利于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第三,要尊重幼儿的“童言无忌”,保护幼儿的“异想天开”,理解幼儿的“盲目过错”。斯宾塞在《快乐教育》里说:“教育者要有效地教育孩子,就必须做一些教育的准备,要点钻研,要点机智,要点宽容,还需要自我克制的耐心。”是的,教育是爱的艺术,宽容是爱的体现,。当幼儿偶尔犯错时,教师应用发自内心的宽容取代严厉的训斥。幼儿的自尊心得到保护,成为幼儿成长的内驱力,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属于激励幼儿成长的力量,让每个幼儿都可以在老师面前畅所欲言,勇于展示,这样就会真正建立起和谐的师幼关系。中学时我们学过一篇目文章叫《少年中国说》。我们认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际上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行为的指导,我们必须认真领会这个指南的精神实质,围绕这个指南,引导幼儿健康成长。这既是家长的责任,更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而且这份责任之重大,关乎国家未来命运!改变工作方法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幼教工作中,“单打独斗”很累,教师要知道“智者借力而行”,尝试改变工作方法, 借助家庭教育的资源,让家长积极参与和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一,教师与家长是伙伴关系,树立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平等性,肯定家长的潜能和作用。教师千万不要以权威的身份自居,而要尊重家长,与家长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这样家长就会变被动参与为自愿参与。第二,教师要充分了解家长资源,理解家长的心理,学会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家长的积极支持。在我们的“温馨提示”中,家长不仅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感受到温馨和尊重,还了解到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这样的提示让家长很乐意的支持教师的工作。当得到家长的积极支持后,师幼共同制作感谢卡,感谢家长的真诚帮助,让家长受到鼓舞,进而更加积极、愉快地加入到家园共育的活动中来。正是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教师与家长和谐友好的伙伴关系。有效的利用家长资源,不但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还能拓宽教师的视野,最终获益的是教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些家长天生就是一块教育专家的料子,只不过他没有去学校教书,我想我与家长沟通,首先是向家长学习,然后才跟他们讨论怎样教他们的孩子!保留自己的活动空间 享受健康休闲随着双休日的实行、法定假期的增长,幼儿教师也能有一定的闲暇时间,积极的休闲方式能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它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享受,还有精神生活的享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