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急求绍兴话

162 2025-04-24 20:17 admin

一、急求绍兴话

首先提一下,本人绍兴越城区人士,非绍兴市区,也非绍兴山区,自认为绍兴话较纯。

很不想说脏话,就来一句雅的骂人话,意思就是说:父母不管你,你没教养。适合对不文明现象进行批评。

谐音如下:恩嗲娘干凶

字面意思就是说:没有父母来管你这么“恶”的行为。

那位不知道就不知道,说什么愚昧,难不成你还是绍兴方言专家,我是绍兴本地人,又是学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都写关于以绍兴为代表浙北地方语言艺术。

二、绍兴幼儿园蒲荡夏外来子女上需什么证件

绍兴幼儿园蒲荡夏外来子女需要证件:

1、有在读书地方一年购房或租房合同。

2、要有在读书地方一年的营业执照来(一年的打工合同证明书)。自

3、有在读书地方购一年的社会保险证明材料。

4、有孩子所在的户口本。

5、有适龄儿童报名时须提供预防接种证。

6、公安部门办理的本市暂住证;

幼儿2113园,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5261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4102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1653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

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专业排名 最好的专业有哪些

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

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学、机械电子工程

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

传媒与人文学院

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广告学、会展经济与管理

商学院

工商管理、金融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中新合作班)、工商管理(中澳双联班)、国际经济与贸易(中澳双联班)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药学、生物技术、护理学、临床医学

法学院

法学、行政管理

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

四、浙江越剧介绍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市(原嵊县)。越剧的前身是落地唱书。1906年,落地唱书搬上舞台,经历了小歌班、绍兴文戏男班、绍兴文戏女班、女子越剧等几个阶段,从嵊州经绍兴、宁波、杭州到上海,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地方戏曲。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在越剧艺人的努力下,越剧以其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赢得广大观众的欢迎,促进了自身的繁荣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嵊州是块神奇的土地,四面环山,九曲剡溪横贯其中,佳山秀水,风景幽丽,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说。翻开唐诗宋词,咏剡之句比比可见。如唐代杜甫“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宋代陆游的“便思泛樵风,次第入剡县。名山如高人,岂可久不见”等。

嵊州古称剡县,置县迄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古今名流贤士、文人墨客揽胜游历之地,使嵊州很早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为嵊州造就了特有的人文优势。正因为这幽奇的溪山和悠久的历史,使剡中涌现出众多英才,为越乡积淀了丰厚的民俗文化,给越剧艺术的诞生提供了深厚根基和肥沃土壤。

一、落地唱书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嵊州有一部分农民,开始用田头说唱、山歌小调等民间说唱艺术“沿门唱书”,创造了[四工合调]。到同治年间(1862--1874),“沿门唱书”逐渐从站立人家门口演唱变为在厅堂、茶楼内演唱,称“落地唱书”,是当时嵊州农民谋生的重要辅助手段。随着唱书艺人的不断增多,唱书地域扩展到宁波、绍兴、金华等地,唱书方式也从地上走向台上,成为“走台书”。这段时间,落地唱书、沿门唱书、走台书并存,在越剧史上通称为“落地唱书”。“落地唱书”是嵊州农民创造的民间曲艺,它的流行为越剧艺术诞生打下了基础。

二、小 歌 班

1906年春,嵊州唱书艺人在于潜、余杭两地应听众的要求,开始在几只稻桶合并铺上木板的简易台上说唱,一人担任一角色,首次改说唱为演唱。同年清明,艺人在家乡甘霖东王村再次搭台上演,轰动剡南剡北。不到一年时间,境内几乎所有艺人都合班上台表演,正式组成戏班。一个新的剧种就这样在嵊州诞生了。当时,对这样的戏班有好几种喊法,一称“小歌班”,另称“的笃班”(以“的的笃笃”的打击乐声而定名),以后也有人称“剡剧”或“嵊剧”。

“小歌班”初出现的时候,在艺术上较粗糙、简单。剧目都是唱书书目或从兄弟剧种移植而来;唱腔没有丝弦伴奏,只有尺板、笃板和金刚腿,其过门和配音还是人声帮腔。但“小歌班”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又能以生动的剧情和风趣的语言吸引观众,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三、绍兴文戏

小歌班从1906年诞生后,不断吸取姚滩、绍兴大班等剧种的营养,使自己在舞台表演、唱腔和剧目等方面不断丰富发展。演出范围从农村进军城市,从绍兴、杭州、宁波到上海演出。1921年,《申报》始称小歌班为“绍兴文戏”。该名一直沿用十几年。因为起初的戏班几乎全是男演员,以后,逐渐变成女演员,所以又有“绍兴文戏男班”和“绍兴文戏女班”之说。

当时上海“大世界”中,与绍兴文戏同时演出的有许多女班,如“女子新戏”,“女子申曲”,“女子苏滩”等。女子登台,备受观众欢迎,也影响和冲击绍兴文戏男班。艺人们创办绍兴文戏女班的想法开始形成。1923年2月,剡溪南岸上碧溪(今属城关镇)试办女子科班。同年5月,苍岩镇施家岙正式开办女子科班,获得成功,并涌现了施银花、沈兴妹、赵瑞花,屠杏花等名演员。这副科班越剧史上称为第一副女子科班。从始办到解散历时6个年头,为女子越剧的兴起和发展开了头。1929年,剡溪两岸的女子科班如雨后春笋。出科后即流动演出于浙江城乡,特别是杭嘉湖甬一带。这段时间,越剧史上一般称为“绍兴文戏女班”时期。

“绍兴文戏”比“小歌班”在艺术上有了很大提高,演员演唱有丝弦伴奏,动作过门有锣鼓配音,演出配备专门乐队,舞台表演开始走向程式化,演出演出剧目也有了自己的特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