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一首诗词
名叫“谁是谁的谁”,然后呢,确实有首歌也叫“谁是谁的谁”,但不是这个词~下附原诗
一年春事,桃花红了谁
一眼回眸,尘缘遇了谁
一点灵犀,真情赠了谁
一把花锄,洒泪埋了谁
一扇南窗,抚琴怀了谁
一叶兰舟,烟波别了谁
一句珍重,天涯送了谁
一番萧索,鱼书寄了谁
一帘幽梦,凭栏念了谁
一夕霜风,雪雨遣了谁
一街暗香,阑珊寻了谁
一怀愁绪,红尘逝了谁
一江明月,回首少了谁
一杯浊酒,相逢醉了谁
一场消黯,凝眸忆了谁
一夜良辰,虚设伤了谁
一声横笛,空楼锁了谁
一场别离,红颜瘦了谁
一阶苔青,幽阁走了谁
一段新愁,离怀苦了谁
一声低唱,才情痴了谁
一曲新词,暧昧撩了谁
一种相思,闲愁予了谁
一世浮生,轻狂负了谁
我是谁,你是谁,
是否还是曾经的谁和谁。
尘归尘,土归土,
是否还能回到曾经的最初。
谁许诺了谁,谁背弃了谁,
谁在空旷的轮回中等待着谁。
谁是谁几千年前对望的彼岸,
谁是谁千百年后再续的前缘。
这是谁与谁第几世的轮回,
谁还有多少未赎回的夙罪,
谁还有多少未流完的眼泪,
谁还有多少要继续的伤悲。
谁为谁守望成一座永恒的碑,
谁为谁凝结成一滴千年的泪。
谁为谁把沧海守到桑田,
谁为谁把黑夜候到白天。
谁为谁把青丝熬成白发,
谁为谁把青春耗成落花。
到底谁是谁的谁,
知不知道答案又有什么所谓,
各归各位已经是严重的错位,
再也不要去强求谁成为谁的谁!
谁与谁 谁弃谁 谁忘谁 谁等谁 谁恋谁
谁的心依旧 谁的心伤透 谁的心背叛 谁的心难留
最终惹得 人们四处乱走 弄不清谁是谁
谁让谁笑了 谁惹谁哭了 是谁牵了谁的手 是谁娶了谁
谁的眼泪湿了谁的心 谁的眼角触了谁的眉...
是一篇短文,,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
二、诗和词有什磨不同之处
诗和词不同的题材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
词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
词的形式有以下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这个问题。。
囧死了。。
泪奔。。。
三、诗和词有何区别?
“诗”字八画,“词”字七画呀!
四、古诗和古诗词不同的地方
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不同还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 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眼儿媚》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5、风格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