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沟通程度分为哪几个级别

247 2023-11-19 06:32 admin

一、沟通程度分为哪几个级别

沟通程度分为4个级别。

沟通分为4个级别:自我型沟通、僵固型沟通、互惠型沟通,立体型沟通。

这个时代节奏越来越快,每个人时间都很宝贵,别说陪不相干的人闲扯,有时候真是连多花一个步骤都不愿意。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吵态不浪费别人时间的沟通,有事直说,不仅仅关乎情商,还关乎素养。

沟通程度的信息:

第一级的沟通水平,一级沟通水平一般有着这样的类似行为:表情里带着冷漠地说:“你真的不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或者隔了好久才回复消息:“哦”、“嗯”。其实背后藏了很大的怨气。

第二级沟通水平,主要特点是单向沟通,就是聊天内容中只表达自己。这种人比较自恋,只想表达,不想倾听,对方说什么自己好像都听不到。这种沟通方式让对方觉得你只是在表达自己,升友源虽然你自己觉得对方不肯多说,你才说得多。

第三级沟通水平,算是比较有效了,因为在有矛盾时,能看到争吵中对方表达的诉求,然后找机会去满足。说白了就是懂得倾听,能听进去对方刺耳的话,能了解对方的需求,这样矛盾就不会被激化。

第四级沟通水平,这是“高情商”的表现之一。理性沟通是一种高级思维方式,能做到的人一定是有着很强的自制力,能克服告陆人类本能的冲动。理性沟通的人,在感情上一定是稳定持久的,他们的感情升华到了一种高度。

二、人际关系把个人空间分为哪四个等级

第一层是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无间隔,即我们所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尺(约15厘米)之内凯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致能相互能相互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第二层是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以较少直接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的交往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范围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进入这个范围。贺孙散

第三个层次是社交距离。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禅氏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

第四种层次是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

公众,杜交,个人,亲密

三、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利己交易。

以自身角度看待所有他人的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级别。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捋顺人际关系上的认识,从而对自己未来可以处理更好的人际关系而获得一点启发。这可谓无用之用不?

后来发现越写越多,如果想马上知道答案,就先跳到最后吧

C级关系(实用关系)

职场关系、生意伙伴在这种层面的比较多,也比较好理解。是通过比较具体的行为,临时利他,最终达到利己的目的。

例如:好好干活积极表现是为了交换领导对你的赏识和加薪;和同事处理好关系,给同事提供方便甚至是投资自己的时间为其提供帮助,是为了交换同事未来有可能也对你产生帮助,避免不必要的小鞋,保障职场中的稳定和上升;宽恕下级的失误有时候也是为了交换他的感激并更加认真的为团队做贡献。与生意伙伴的关系,行为的功利性更不必多说。

另外,能够彼此利用的“朋友”,较远的亲戚也有存在C级关系。

B级关系(信任投资关系)

大部分亲属,部分非血缘关系(比如朝夕相伴的朋友闺蜜)容易被判定为这种关系级别。

这种级别的利己交易体现在情绪、感受等精神层面。如果把精神当做交易品,这种关系就比较好理解了。

不求有用,只求快乐。

这种快乐体现在思想默契、易获理解、兴趣相同,三观共鸣等精神层面。看似不求物质回报,但实际上自己从中获得快乐,就是回报。这种关系仍然是通过具体的行为(投入物质和精神后)换取自身的快乐。属于利己交易。

可能有人反驳:

情况1、把自己的积蓄贡献出来应急朋友当下的困锋山难;

情况2、放弃更好的出国发展机会而选择留在老家和好友一起奋斗。以上两种情况算不算利己交易?

情况1:损害自己当下利益来补救他人,是基于相信彼此关系能够长远稳定,从而得到未来的回报,而选择进行投资。

因为你相信他知恩图报并在未来为你带来更多的好处,而你也将受到更多好处后给予更多的投资。如果你一开始不相山铅信关系稳定或者不确定他能回报,你就不会这么做。

没有人会在无回报的基础上仍然进行高风险投资。如果有,这种人我们都叫他傻子,并且很快因为过度吃亏,被他人吸干而消失。

情况2:看似无回报或回报价值低于自己的投资价值,却依然决定留下,那他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一定是和朋友在一起更加珍贵,并且相信彼此的关系可以长期维持,长期维持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价值的总和仍然能够超过离开去大城市获得的发展价值总和。

再次反驳:朋友得了绝症,仍然放弃眼前工作,放弃发展机会,花光积蓄来照顾TA,(亲情、友情、爱情都有可能出现这种行为)这种情况是严重自损型投资,却看不见一点回报。这如何能够用利己交易来解释?答案在我认为的A类关系上。

A级关系(利益同体关系)

经常出现血缘关系,部分夫妻关系和十分稀少却特别要好的非血缘关系上(上文提到的照顾绝症朋友的人),这种关系是已经把对方完全吃到自己的生命里(或者叫生活里?精神世界里?)。

你高兴他的高兴,你痛苦他的痛苦。

他的生命和你自己的几乎同等重要。

为了延长他的生命,或者为了让他得到好处,不计回报地奉献自己的一切。母子关系,战友关系,当今社会罕见的真的忘年交,拜把子的兄弟等等,这些关系已经在精神层面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内部不产生交易,而是通过“资产”转移而获得对外界的更大利益。也就是说这种关系只是通过团队行为来获得与外界之间的利己交易。这个“己”是A级关系内部的成员。或者也可以逗基好叫做“更大的自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