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句话,三岁看老。
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开口说话前,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父母的一举一动,当他们会发声了,蹩脚的言语间,渗透着父母的一言一行。
当孩子还没有自己的思想时,模仿,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领。
我们常常感叹,有的孩子多么懂事,多么听话,这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父母刻意所为,而是父母日常行为的反射。
孩子,不存在语言天赋,只是开口早晚而已,一般的孩子都差不多,在孩子开始张嘴的时候,他心里的想法,完全是父母言语的复制,超强的模仿力是他们赖于表现自己的唯一手段。
父母,长辈,家人的一举一动,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满嘴胡言,撒谎连篇,背后映射出的是父母如出一辙的表现。
懂规矩,懂礼貌,讲话轻声细语,做事有条有理,和父母的对话,聊天,也是井井有条,因为他们有同样的父母。
每个孩子,都是十万个为什么,孩子每天接触到的,是父母或长辈生活里的各种细节,大人们用怎样的语言表达,孩子模仿着去学习,孩子不自觉的参与大人的点滴生活,他世界的全部,是家人的一举一动。
作为父母,我们常常感叹于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自家的孩子种种的不好。孩子是用来教育的,越早越好。
孩子,从生下来就要开始教育,在他们一无所知,干净的像一张白纸,我们为什么不把最规范的东西灌输给他,而让一些不好的东西占据他们的头脑,陪伴他们一生。
父母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懂得更多,孩子出生,自然模仿着父母的优秀,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世界上,有很多不合格的父母,到了生育的年龄,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至于怎么教育,根本不去思考,他们的认知,也没有达到可以思考该怎样教育孩子的地步。
单纯的,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孩子一天天长大,耳濡目染父母的一举一动,父母行为中的不好的表现被复制的完好无缺。
当孩子到了读书的年龄,孩子在上学前的各种不好的生活习惯,渗透在他的学习中,为什么同样的老师,会教出不同层次的孩子?
其实,大部分孩子的智商都差不多,孩子在入学前的行为习惯,决定着他的学习习惯,一些恶习,在三岁前,根植于孩子的心中,他的罪魁祸首,是自己最亲的父母。
我们常常感叹,优秀的家庭为什么越来越优秀,这就是其中的道理,因为他们懂得,生下孩子,不是为了宠爱,教育孩子,融入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孩子,就是他们身上点点滴滴优秀的映射,几乎是他们的复制品。
所以,当孩子出现种种问题,不应去过多的指责孩子,而应该从父母自身找原因,关键是,这一点,很多父母不知晓,自然怪罪于孩子,所以,受伤的也是孩子。
我们每个人,随着年龄长大,都应该慢慢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做合格的父母。
家长应再上两年课,接受文明教育!